海難或地震救生,搜救時間有黃金72小時,以提高生還者的存活率;胰島素也有黃金治療時間。前文提到,早期短暫的胰島素治療,可以讓部分第二型糖尿病 (以下簡稱糖尿病) 的患者不需要靠藥物就控制好血糖。為何有些人可以成功停藥,有些人則否?根據過往的研究,胰島素起始治療的時間點是至要的關鍵。

黃金的兩年
影響停藥成功與否的因素很多,像是年紀、體重、治療前的血糖高低,但眾多因素之中,是否在罹患糖尿病的 " 兩年內 " 施打胰島素才是最重要的因素 [1]。前面提到,糖尿病患者在接受短暫胰島素治療後,一年不需要吃藥控制的比例大約是4成 [2, 3]。但如果在罹患糖尿病兩年內就施打胰島素,成功率可以提升到" 7成以上" (分別是1年內 77.8%,2年內70.6%)。即使到了第三年才施打也有將近6成成功率(58.3%),但如果超過三年才施打,成功率就下降到不到20% [1]。
戲棚下站久了就是你的,但胰島素拖久不打可是吃虧
然而,相較其他國家,國人對於胰島素治療的態度普遍較為保守。之前還有患者說:" 媽媽遺言有交代,不能打胰島素。 " 根據研究,台灣糖尿病患者和其他國家相比確實都拖到比較久的時間,血糖比較高的時候才開始施打胰島素 [5, 6]。
然而,多項研究顯示 [7-10],在糖尿病初期時適時接受胰島素治療的效果較佳。相較於拖延至後期才開始治療,此時所需的胰島素劑量較少,低血糖風險較低,體重增加的較少,糖尿病相關併發症的發生率也較低,然後所需要服用的藥量也比較少。
三顧茅廬,諸葛孔明借東風;三管齊下,胰島細胞迎春風
胰島素是一種「荷爾蒙」,存在於每個人體內,由胰臟中的β 細胞所分泌,但隨著年紀的增加,β 細胞功能也會逐年衰退2-4% [11],殘存的β 細胞功能越好,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就越容易,生活品質也較好。所以如何保護殘存的β 細胞就成了漫長糖尿病人生中的一個重要課題,下一篇我們再來介紹。
參考資料
1. BMJ Open Diabetes Res Care. 2016; 4:e000270.
2. Lancet. 2008; 371: 1753-60.
3.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13; 1:28–34
4. Diabetes Metab Res Rev. 2021; 37:e3364.
5. 台灣糖尿病治療指引
6. 台灣胰島素注射指引
7. Diabetes Technol Ther. 2014; 16:241-6.
8. Lancet 2012; 379:2262–9.
9. Diabetes care 2005; 28:254–9.
10. Diabetes care 2013; 36:2162–8.
11. Diabetes Metab Res Rev. 2021; 37:e3364.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