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文章提到降血脂藥和市售保健食品在降低血脂方面的功效差異,但是許多民眾普遍認為西藥有藥害,而保健食品則是保養身體,因此比較放心地食用。然而,這種看法是否真的合理?本篇文章將探討降血脂藥是否真的那麼不安全,以及保健食品是否真的那麼無害。
直接先總結
經過大量臨床試驗和長期觀察,Statin類降血脂藥已被證實是安全的。當然沒有任何的藥只有療效卻沒有副作用 (保健食品亦然!)。Statin類藥物可能的副作用有:暫時性肝功能異常 (0.5 - 2%)、肌肉痠痛 (2 - 5%)、糖尿病的發生風險 (< 1%),這些副作用不僅少見且通常可逆,更可以透過定期檢查來避免或減少風險 [1]。
相較之下,市售保健食品通常沒有經過嚴格的臨床試驗 (大型臨床實驗非常花錢,效果不如預期等於花大錢砸自己的腳),因此,這些保健食品長期療效與安全性無法得到充分驗證。
紅麴的藥理機轉和statin 相似,因此可能出現類似的副作用。所以擔心吃 statin 藥物傷身,沒道理就覺得吃紅麴可以很放心。魚油有抗凝血的功效,長期使用會增加出血風險(特別是已有服用抗凝血藥物者) [1]。
Statin 類可能的副作用:肌肉痠痛、肝功能異常、糖尿病
肌肉痠痛
肌肉痛是藥物治療期間的常見不良反應之一,多項臨床雙盲實驗的結果顯示,其發生率大約是 2-5% 與服用安慰劑的發生率相當,並沒有特別增加,且即使發生,通常會自行緩解 [2, 3]。然而,現實中民眾服用降血脂藥後的肌肉痠痛發生率有統計到10-25% 不等 [4],這中間的差異來自於預期心理 [2, 3]。在雙盲實驗中,受試者不知道自己服用的是甚麼藥物,現實中,民眾看著藥袋上列出的副作用,聽到其他人描述肌肉痠痛的經驗,形成預期效果,進而增加副作用發生的可能性。某方面算是自己嚇自己。
肝功能異常
傷肝是許多人的顧慮之一,然而根據大量的臨床研究,肝功能異常的發生率非常低,大約只有0.5 - 2 %,且通常會自行緩解 [1]。台灣不少民眾有脂肪肝導致肝指數輕微的增加,從而導致不敢使用statin 類的藥物,但臨床研究顯示這些人用藥後並不會增加肝功能惡化的風險 [5],反而有脂肪肝保護的效果 [6]。
糖尿病
長期使用statin類藥物可能會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風險,但發生率非常低。大型臨床研究報告顯示,在使用statin類藥物四年的情況下,每255人次中僅出現1個糖尿病案例 [7]。儘管存在此風險,但每治療10個患者,就有1位可免於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8],報酬遠大於風險(1/10 >> 1/255)。特別是對於高風險族群來說,statin類藥物的效果更為顯著。
為何而吃
總的來說,吃藥物或保健食品應該是建立在科學證據上,而不是口耳相傳或是廣告的說詞,以確保您的身體健康。
參考資料
1. Atherosclerosis. 2019; 290:140-205.
2. Eur J Prev Cardiol. 2014; 21:464-74.
3. Lancet. 2017; 389:2473-2481.
4. Int J Mol Sci. 2021; 22: 11687.
5. Am J Med Sci. 2005; 329:62-5.
6. J Hepatol. 2015; 63:705-12.
7. Lancet. 2010; 375:735-42.
8. Lancet. 2016; 388:2532-2561.
謝謝分享 實用受惠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