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3月, 2023的文章

得第二型糖尿病以後有機會不吃藥嗎 ? 首部曲:體重大空降

第二型糖尿病(以下簡稱糖尿病) 是國人常見的慢性病之一。對於許多人來說,聽到慢性病就會聯想到可能要長期依賴藥物控制。然而,對於罹患糖尿病的人來說,還是期待能不依賴藥物而讓病情有良好的控制。 究竟罹患糖尿病後有機會不吃藥嗎﹖答案是有的,而且答案可能會出乎大家的預料 。 但是,要一輩子都不靠藥物控制糖尿病是有點困難 ,以下提供兩個比較容易可行的方式,供大家參考。在此聲明:不吃藥"不是躺平",放給他爛,而是僅靠飲食運動,就能將血糖控制穩定,進而讓我們遠離糖尿病併發症 。 第一招  :體重減少 5-7% 以上 2012年發表的大型研究"Look ahead"發現如果糖尿病患者在一年內成功 減重超過6.5% ,就可以顯著地提高完全不靠藥物就控制好血糖的成功率(11.5%對比2%) [1] ,特別是對於罹患糖尿病時間比較短(<2年)且起始血糖較低的人,效果更為顯著。後續的研究也得出類似的結論: 體重減少5%以上的人,有3成以上可以不依賴藥物控制血糖 , 且體重減少的比例越高,成功率也越高。 例如,當體重減少15%以上時,成功率可達86% [2] , 體重減少 20-25% 效果差不多就達到頂峰 [3] 。但有過減重經驗的人可以理解"想瘦"沒那麼簡單,也存在復胖的風險。此外,許多台灣的糖尿病患者其實不胖,所以能減重的空間有限。 下面提的第二招就沒這困惱,而且不需要花太久的時間就能見效,對於許多人來說反而是更親民,更容易的選擇。 第二招 : "早點"使用"短暫"胰島素治療 看到這不要以為我是賭氣:"不吃藥就打針" ,很多人以為使用胰島素就是病入膏肓 ,胰島素打了就是一輩子拿不掉 。但 " 非常多 "的臨床研究證實 , " 早點 "接受 "短期 " 胰島素的人後續血糖控制比較好 ,且有較高比例可以完全不靠藥物治療 ,短期是多久 : "2個禮拜 " ,這裡不是賣藥電台 ,唬爛不打草稿 , 下一篇 就把證據拿出來 。 參考資料 1. JAMA. 2012;308:2489–96. 2. Lancet 2018; 391: 541–51 3. Diabetes care 2022; 45: 92-99

血脂治療,一場贏在起跑點的遊戲

當看到檢驗報告顯示膽固醇偏高時,不少人會選擇再觀察,或者飲食運動調整看看,或者選擇使用保健食品( 但效果高機率是有限 ) 。 血脂高不會有立即的症狀或影響,讓我們沒有治療的急迫性,再者想到可能要吃很長一段時間的藥,更讓我們有想把治療延後起始的想法,但這樣的抉擇對我們爾後又有甚麼長遠的影響 ? 血脂治療,一場贏在起跑點的遊戲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不少家長希望孩子不要輸在起跑點,而我們的血脂控制其實也是 。 1994年一項北歐的大型研究 (4S study) [1] 開始讓我們重視控制血中壞膽固醇 (LDL),這研究只做了5.4年就提前終止 (因為繼續進行對於沒有使用藥物控制的人非常不公平), 短短六年不到就發現:使用 statin 藥物成功降低 LDL的人,總死亡風險減少了三成。 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了原因, LDL 控制夠低,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率及死亡率都可以有效的下降 (lower is better)。 重點在於實驗結束後的觀察 [2],經過數年的追蹤後發現,雖然兩組患者後來血中膽固醇控制得差不多,但 早先5年使用 statin 藥物將LDL降下來的人,總死亡風險依然減少了3成。換句話說,早期的努力成果一直存在,沒有減少。 許多 大型研究也發現了類似的結果,例如:WOSCOPS 研究在實驗結束後再追蹤15年,仍然發現明顯的保護效果 [3]: 提早五年將血中 LDL 控制下來的人,這20年來(加實驗階段的5年)總死亡風險減少了13%,心血管死亡風險少了27%,住院機率也少了35% , 那些晚開始控制血脂的患者,即使經過多年的努力,仍舊無法追上。 前人種樹 ,後人乘涼 ,這句話用在血脂控制再適合不過 ,當我們在想買甚麼保險保障自己的下半生 ,更重要也更經濟實惠的可能是及早正視慢性病 ,然後好好控制 。 壞膽固醇 (LDL) 控制最大的秘密:低一點比較好,早一點更好 前些年一位政治人物講了一個有趣但實際的答案:" 選舉最大的秘密是票多的人贏 ,票少的輸 。  "  而我想強調的是血脂控制最大的秘密是 : "  低一點的人贏,高的輸 ,早一點控制的人贏 ,晚控制的輸 。" 一篇統合性的研究闡述了這項觀點 [4] 。作者發現 , 當我們血中暴露在高濃度 LDL 越久 ,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就越高 。降低 血中LDL濃度的確可以有效地減

用一顆藥來換一次心臟手術 你藥還是不藥

前面文章 提到好好的我們血中LDL濃度控制下來有助於我們血管健康,避免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隨著健康意識抬頭,國人健檢意願提高,門診遇到不少患者帶著健檢報告來詢問:”冠狀動脈(心血管)電腦斷層攝影顯示部分心血管狹窄 ”,又或是”心肌灌注掃瞄檢查顯示有心肌缺血的疑慮 ”,請問該怎麼辦? 急性心肌埂塞是猝死的主因之一 , 為了避免這不定時炸彈引爆 , 有些人決定先做手術處理狹窄的血管 ,改善缺血的心肌細胞 。但 2020年發表在權威醫學期刊 (新英格蘭雜誌, NEJM) 的研究 (ISCHEMIA TRIAL) [1],提供我們不一樣的選擇。 Statin 藥物治療功效不輸心導管/繞道手術 研究對象為: 已有心臟冠狀動脈阻塞,併有心肌缺血 , 但尚未有症狀的患者。 接著隨機分成兩組,第一組積極治療,都預先接受心導管手術(針對阻塞的冠狀動脈實施氣球擴張術或放置血管支架),或進行血管重建(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CABG)。第二組僅使用statin 藥物,不預先做侵入性治療。兩組試驗者都有飲食運動配合藥物治療 將低密度膽固醇(LDL)降到70mg/dl以下。 經過三年的追蹤, 單純使用statin藥物者,心衰竭、急性心肌梗塞及死亡風險並未比積極治療組高。 有些人擔心因為追蹤時間不夠長 , 所以預先接受手術的效果來不及顯現 ,但是追蹤了六年, 單純使用statin藥物者,死亡風險依舊沒比較高 [2] 。 我們都擔心手術的風險,特別是心臟手術,但這研究告訴我們, 就算是高風險族群,只要願意規則服用statin藥物,將壞的膽固醇(LDL)降得夠低 , 就有相當好的預防及治療功效 ,讓我們省去接受較高風險 的手術煩惱。 有效簡單安全的治療方式不要輕易放棄 這篇研究結果也呼應前面提到的 觀念 : 把 LDL降到 70 以下,血管脂肪斑塊會溶解,阻塞的動脈會重新暢通 ,血中 LDL 濃度低一點,心血管風險也就更低一點。 寫這篇文章非鼓勵大家只吃藥不做進一步的治療,畢竟每個人身體狀況不同 , 治療計畫需要跟主治醫師詳加討論。 但如果使用 statin 藥物安全性 高,又不麻煩,那我們就不要輕易放棄這高CP值的治療方式。 參考資料 1. N Engl J Med 2020; 382:1395-1407 2. Circulation. 2023;147:8-19. 

降血脂藥 statin 副作用沒想像中可怕,保健食品也不是絕對安全

前一篇 文章提到降血脂藥和市售保健食品在降低血脂方面的功效差異, 但是許多民眾普遍認為西藥有藥害 , 而保健食品則是保養身體 ,因此比較放心地食用。然而, 這種看法是否真的合理? 本篇文章將探討降血脂藥是否真的那麼不安全,以及保健食品是否真的那麼無害。 直接先總結 經過大量臨床試驗和長期觀察,Statin類降血脂藥已被證實是安全的 。 當然沒有任何的藥只有療效卻沒有副作用 (保健食品亦然!)。 Statin類藥物可能的副作用有 :暫時性肝功能異常 (0.5 - 2%)、肌肉痠痛 (2 - 5%)、糖尿病的發生風險 (< 1%) , 這些副作用不僅少見且 通常可逆 , 更可以透過定期檢查來避免或減少風險 [1]。 相較之下, 市售保健食品通常沒有經過嚴格的臨床試驗 (大型臨床實驗非常花錢,效果不如預期等於花大錢砸自己的腳), 因此,這些保健食品長期療效與安全性無法得到充分驗證 。 紅麴的藥理機轉和statin 相似, 因此可能出現 類似的副作用 。所以擔心吃 statin 藥物傷身 ,沒道理就覺得吃紅麴可以很放心。 魚油有抗凝血的功效 , 長期使用會 增加出血風險 (特別是已有服用抗凝血藥物者) [1] 。 Statin 類可能的副作用:肌肉痠痛 、肝功能異常、糖尿病 肌肉痠痛 肌肉痛 是藥物治療期間的常見不良反應之一 , 多項臨床雙盲實驗的結果顯示,其 發生率大約是 2-5% 與服用安慰劑的發生率相當,並沒有特別增加, 且即使發生 ,通常會自行緩解  [2, 3]。然而,現實中民眾服用降血脂藥後的肌肉痠痛發生率有統計到10-25% 不等 [4], 這中間的差異來自於預期心理 [2, 3]。在雙盲實驗中,受試者不知道自己服用的是甚麼藥物,現實中,民眾看著藥袋上列出的副作用,聽到其他人描述肌肉痠痛的經驗,形成預期效果,進而增加副作用發生的 可能性 。某方面算是自己嚇自己 。 肝功能異常 傷肝 是許多人的顧慮之一 , 然而根據大量的臨床研究,肝功能異常的 發生率非常低,大約只有0.5 - 2 % ,且 通常會自行緩解 [1] 。台灣不少民眾有 脂肪肝導致肝指數輕微的增加 ,從而導致不敢使用statin 類的藥物 ,但臨床研究顯示 這些人用藥後並不會增加肝功能惡化的風險 [5] , 反而有 脂肪肝保護的效果 [6] 。 糖尿病 長期使用statin類藥物

魚油、紅麴VS降血脂藥,三輪車比高鐵

 前一篇 我們提到, 減少血液中LDL濃度可以有效地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 有益於我們血管的健康,甚至回春 。在行醫過程中,不少人問及是否需要服用 魚油 、 紅麴 等來控制膽固醇?此外,不少人認為保健食品天然、安全,平時就要拿來保養,降血脂藥物(Statin)是毒,盡可能不吃才是好的,這些想法是否正確?花錢吃這些保健食品的降脂效果真的有嚴謹科學研究來做支持嗎? 降血脂大賽!眾保健食品  VS Statin ,一場毫無懸念的比賽 2023年一篇大型的臨床實驗 " 再度 " 給我們了答案 [1],參賽者有 statin類降血脂藥:冠脂妥 ﹙中華隊﹚, 安慰劑 ﹙路人甲﹚, 魚油 、 紅麴 、大蒜精、 薑黃 、肉桂粉、植物固醇 (號稱很厲害的各職棒球隊)。 經過一個月的追蹤, 服用降血脂藥 (Statin)的人,血中LDL濃度減少了38% , 而 服用 魚油 、 紅麴 、大蒜精、薑黃、肉桂粉、植物固醇者,血中LDL濃度只減少了1-6%不等,效果跟安慰劑(-2.6%)差不多。 在實戰中,"號稱很厲害"的各職棒球隊結果跟路人甲一樣,不到五局就被中華隊提前結束(call game)了。2023年棒球經典賽即將開打,在此希望中華隊也能用如此壓倒性的勝利贏得比賽。 降三酸甘油脂 (血油 , TG) :Statin 依舊遠優於魚油 商業廣告主打魚油可以減少三酸甘油脂(TG)也就是俗稱 "血油" ,臨床研究的結果看起來也確實有此功效 。只不過和降血脂藥 Statin 比起來 ,這方面的能力依舊遜色不少 。 服用 Statin 的人,血中TG濃度減少了19% , 使用 魚油 者只降了5%,更別提使用其他保健食品了 。 三輪車VS高鐵,錯誤的交通工具永遠到不了終點: 對於專業人士而言,2023年這篇研究早就了然於胸,過往就已有不少研究探討魚油、紅麴、植物固醇這類保健品的效果 [ 2, 3],這篇研究只是 再度驗證 前人的成果。如果我們想要將LDL降低到一定程度 (例如從140->100),這就大概需要30%的降幅, 靠上述的保健品吃再多也沒用 , 但靠低劑量statin類的降血脂藥卻可以輕易達成我們的目標。 更何況根據過往的研究, 相比於西方人,亞洲人只需要一半不到的 statin 劑量就可以達到相同的LDL降幅 [4]。 當健保願意補助高鐵票把我們輕鬆快速地從台北送到高雄,又何苦

降很大! 壞膽固醇 (LDL) 越低越好

高血脂、高血糖跟高血壓,像是邪惡三兄弟; 這三個疾病,造就了心臟跟腦血管疾病,長期位居十大死因前五名。這三個疾病在初期基本上是沒有任何症狀,但已經默默地在影響我們的健康,若沒有特別抽血檢驗,量測血壓基本上是難以察覺,更不可能進一步積極控制。 得半導體得天下,降壞膽固醇 (LDL)得健康 半導體已經是商業、科技、國安的關鍵資源,也成了世界兩大強權:中美爭奪的重心。 影響心臟跟腦血管疾病因素很多:像是年紀、抽菸、高血脂、高血糖跟高血壓等等,但哪一個才是至要的關鍵? 2017年的研究 [1] 提供我們一些答案: 年紀是最關鍵的因素 ,但我們不能跟老天鬥, 第二重要的就是 LDL 。所以當我們想要 [通血路] ,根本要做的就是 降LDL 。 有人會覺得我的好膽固醇 (HDL) 比較高 (ie > 60) 那是不是LDL 高一點沒關係,但HDL 對血管的好處遠不及LDL 對血管的殺傷力。所以下次我們在看膽固醇抽血報告時,還是先看LDL。 沒有剛好只有更好,壞膽固醇(LDL)低一點比較好 (lower is better) 有些民眾看到抽血報告 膽固醇沒有紅字 就想說沒關係,或者雖然是 紅字但超過一點也可以 ,真的是這樣嗎? 這張圖集合了相當多研究的心血結晶,它告訴我們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LDL降得越低,心血管疾病風險也就越低,而且越低越好 [2]。我們把這樣的結果做量化分析:平均來看, 每降低38.7mg/dL的血液中LDL,心血管疾病風險就會降低21% [3]。 長期觀察下來LDL降得很低者,對身體也沒有甚麼不好的影響。 全球心臟科的泰斗 Eugene Braunwald最近才說:LDL 超過50 mg/dL 就是毒。 我們無法逆齡,但血管可以 前段提到,年紀、血液中高LDL濃度是讓我們血管老化(動脈硬化、脂肪斑塊堆積)的主因,但如果我們可以把LDL降得夠低,血管是可以回春的。 有不少研究發現: 當我們把LDL 控制到70 mg/dL 附近,就可以防止動脈粥狀硬化繼續發生 [4] , 如果繼續把LDL降得更低,血管脂肪斑塊會溶解,阻塞的動脈會重新暢通 [5] 。血管年紀比你實際年紀還年輕許多這不是甚麼遙不可及的夢想,只要你願意做對的事。  最後附上全民健保對於每個人血中LDL濃度的建議,我們可以發現要達到這個目標沒有這麼容易, 下一篇 我們來談談要如何達成,以

精選圖片 Vol. 1

 代謝症候群 (五項符合三項) 重新看待國人十大死因 飲食及運動對於預防糖尿病的效果優於降血糖藥 壞膽固醇(LDL)低一點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