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診不少人會疑惑﹕「我不太吃甜食,為什麼檢查會發現血糖過高?」,「我不胖,還年輕,怎麼會得糖尿病?」。 為什麼會得第二型糖尿病(以下簡稱糖尿病)? 簡單來說就是身體分泌的" 胰島素 " 不足。 胰島素不是藥 ,是你體內的荷爾蒙 胰島素是每個人體內都有的「荷爾蒙」 ,由胰臟中的 胰島 β細胞所分泌 ,負責讓升高的血糖回到正常值。但 隨著年紀的增加,β細胞量以及分泌胰島素的功能會逐年減少 (員工會屆齡退休離職 ,只是"我們身體"這家公司沒辦法補新血 ) [1],這也是為什麼年紀越大,糖尿病患者的比例就越高 。 員工 (胰島細胞) 變少,但工作量 (胰島素阻抗) 卻增加 另一方面,身體細胞對胰島素的反應會變差,也就是 " 胰島素阻抗 " 增加,這讓β細胞需要分泌更多的胰島素才能降低血糖。造成 " 胰島素阻抗 " 增加的原因很多 ,像遺傳,年紀增長, 少運動 , 偏好精緻醣類或加工食品 , 肥胖 等等因素,其中不少專家認為 腹部的內臟脂肪是主因之一 [2]。有個簡單方式可以讓我們知道內臟脂肪多寡,那就是腰圍。男生腰圍建議小於90公分,女生小於80公分。 人生如戲 ,胰島細胞如君 " 胰島素阻抗 " (工作量) 的增加 ,讓胰島 β細胞需要 " 加班 " 才能把血糖降下來 ,此時我們血糖雖然還是正常,但 β細胞已逐漸過勞 (圖中綠燈區) 。 長期工作過勞 會讓我們想 離職 , β 細胞也一樣 , 胰島素阻抗的增加,會加速 β細胞的凋零 [3]。 剩下來的 β細胞要應付原本所有的工作量,就更過勞,進入惡性循環 。 當殘餘的 β細胞無法負擔所有工作量時,血糖開始偏高 (圖中黃燈區) (空腹血糖 > 100, 飯後血糖 >140 mg/dL), 情況沒有改善,就進展成糖尿病 (圖中紅燈區) (空腹血糖 >125, 飯後血糖 >200 mg/dL)。 糖尿病,一場勞資協調失敗的結果 診斷糖尿病時,我們殘餘的β細胞通常剩不到一半 [4], 當 β細胞剩不到 10 %時,通常都需要外來的胰島素 來幫忙分擔工作了,所以為什麼有些人要打一輩子胰島素,因為員工 (β細胞) 幾乎都跑光了,只好靠兼職人員(胰島素)幫你做事。 降工作量...